• 全部
  • 建筑设计结构
  • 土木建筑工程
  • 建筑基础与施工
  • 建筑材料
  • 交通运输
  •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
  • 电气工程
  • 电子信息
  • 材料科技
  • 仪器设备
  • 农林工程
  • 资源环境
  • 其他
  • 全部
  • 院士
  • 研究员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初级
  • 员级
  • 全部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一级注册建造师
  • 二级注册建造师
  • 一级临时注册建造师
  • 二级临时注册建造师
  • 一级注册建筑师
  • 二级注册建筑师
  • 注册监理工程师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
  •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
  •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
  • 注册化工工程师
  • 注册造价工程师
  • 建筑工程三类人员
  • 责任工程师
  • 责任设计师
  •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
  • 水利工程三类人员
  • 交通运输工程三类人员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 注册城乡规划师
  • 注册测绘师
  •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 施工员
  • 资料员
  • 材料员
  • 劳务员
  • 机械员
  • 安全员
  • 试验员
  • 标准员
  • 测量员
  • 造价员
  • 统计员
  • 预算员
  • 劳资员
  • 质量(检)员
  • 取(送)样员
  • 监理员
  • 见证员
  • 取样员
  • 计划员
  • 一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二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三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四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五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注册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估计师
  • 一级安全评价师
  • 二级安全评价师
  • 三级安全评价师
  • 全部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河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山西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海外
立即查询 清空条件
搜索
查询结果:1890

乔冠军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陕西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金属材料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乔冠军,男,1968年(戊申年)生,河南洛阳人。江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个人履历 1985.9-1995.10: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1995.10-1997.10: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 ,博士后 1997.10-2013.3: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1997)、教授(2002)、博导(2003) 期间:日本大阪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1.7-11)、 西澳大利亚大学GLEDDEN访问教授(2008.8-10)、 巴黎中央理工大学TANDEM访问教授(2010.8-9)。 2013.3-今:江苏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 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委员;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生态环境材料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程陶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常务理事; 《硅酸盐学报》编委等。 荣誉称号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4); 西安交通大学“腾飞”特聘教授(2005);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2); 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2013); 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2013);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2014)。 科研情况 研究方向:先进材料的多功能设计与优化[2] 1)多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可加工陶瓷、陶瓷/金属焊接、透明陶瓷、多孔金属,碳化硅陶瓷的有机模板法制备 2)生态环境材料:木材陶瓷、光催化材料、热电转换材料、超疏水材料 主持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973专题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防军工(3项)、教育部重大项目、省部产学研项目(2项)、霍英东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SCI引用11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 引用日期:2014-04-26

秦书平 职称:副高 注册证书(0

河南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金属材料

单位: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
/

秦晓钟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重庆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材料

单位: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总公司
秦晓钟,1940年11月出生,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人。原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压力容器学会第四、五届副理事长,中国压力容器学会材料委员会第一至第五届主任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钢协容器管道协会理事长,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计分委员会第一至第三届副主任委员,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材料首席专家。 生平经历 1951年就读于兴化中学,1957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金相专业,1962年分配至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历任技术员、工程师、专业组长、副室主任,1981年调至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总公司,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室主任、室主任、副处长、副总工程师等职。 个人贡献 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了我国容器钢系列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工作。上世纪70年代,系统研究国外容器用钢系列及新钢种发展趋向,适时提出、组织或策划新钢号的研制课题,联合有关单位开展容器用高强钢、低温钢和中温抗氢钢的应用研究工作。经过40多年的艰苦工作,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容器用钢系列,其中低焊接裂纹敏感性低温高强钢和-70℃低温钢为国际领先水平。负责或参与编制容器及用钢标准40多项。40多年的容器用钢应用研究、行业推广及标准编制,为提高我国压力容器的技术水平和使用安全性,加速压力容器用钢的国产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获奖与荣誉 在《金属学报》、《压力容器》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了《世界压力容器用钢手册》和《高性能压力容器和压力钢管用钢》,参加编写了《机械工程手册》、《合金钢手册》、《机械工程材料》等10多部学术著作。获国家级及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6次,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1978年被授予全国机械工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9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我国首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

任吉堂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河北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金属压力加工 轧钢 材料

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任吉堂, 男,1948年生,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河北省轧钢学术委员会委员,民盟理工大学支部副主委。 先后主讲了“炼铁机械”、“炼钢机械”、“起重运输机械”、“连铸机械”、“轧钢机械”、“锻压机械”、“连铸连轧”、“液压传动”、“轧制过程数学模型”等专业课程。主研方向:“穿水冷却工艺和设备”、“钢材性能控制与控制冷却”、“连铸连轧工艺”等相关的工艺和设备。发表的著作有《连铸连轧理论与实践》等,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有10篇被“EI”和“SCI”收录;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6项。曾荣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近三年来累计完成横向课题600多万元。在棒、线材穿水冷却工艺和设备研发上,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具特色的工艺理论和成套设备,已经被国内外70余家企业应用在近百条生产线上。尤其是在国际上率先研发成功,世界上第一条角钢穿水冷却成套设备,已于2012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在世界范围内填补了角钢穿水工艺和成套设备的空白。

戎咏华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上海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材料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戎咏华,男,1950年8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物理专业。1994年至1995年,在美国Lehigh大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进行科学研究。长期从事“材料电子显微学”和“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和科研,合著“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学”(1992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三章(2000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合编“材料科学基础辅导与习题”(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近几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与形状记忆材料的相变;颗粒簿膜的磁电阻和磁性能;计算材料科学。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和美国Emerson公司项目。发表论文80多篇。获2000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申请国际专利一项。获2001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001年上海市优秀教师育才奖和2002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导师奖各一项。 代表性著作: 分析电子显微学导论;材料科学基础   代表性论文: Fe—Mn—Si—Cr—N形状记忆合金应力诱发马氏体量的测定;Fe—Mn二元系中相能量MEAM研究   研究方向: 纳米材料与形状记忆材料的相变;颗粒簿膜的磁电阻和磁性能;计算材料科学。

邵光杰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上海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金属材料

单位:上海大学
邵光杰,系主任 教授 研究生 专业特长:金属材料及强韧化 研究方向:新型铝合金材料研究、汽车用特殊钢研究、汽车用金属材料强韧化研究 任教课程:“金属材料学”等 研究成果:汽车拉索高强度钢丝研制、低碳双相钢钢丝研究等 学术兼职:上海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热处理学会理事、上海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主任委员、上海金属学会材料分会主任委员

沈保罗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四川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金属材料

单位:四川大学
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宋克兴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河南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材料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宋克兴,男,1967年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89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学士学位,1997年研究生毕业于洛阳工学院获硕士学位,2005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6年晋升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材料加工委员会委员,全国摩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硕士生论文指导教师。 成果:   本人及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壹等奖1项,贰等奖3项、叁等奖2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壹等奖3项、贰等奖3项,洛阳市科技进步贰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壹等奖5项;申报专利15件;出版专著3部。目前在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

孙宏枚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江苏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金属有机

单位:苏州大学
孙宏枚,1991年7月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 个人简介 1991年8月~1994年8月苏州大学(北校区)材料工程学院任教。1999年6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系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到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至今,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第四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持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作为主要参加者先后参加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和一项江苏省教委重点项目。目前,承担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经在国内外的SCI、EI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这些发表的论文已被包括Chem. Rev.,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Chem. Commun., Organometallics, Inorg. Chem.,和Dalton Trans.等在内的SCI源期刊论文他引190多篇次,一篇论文获得“top-25 most downloaded article from J. Organomet. Chem in 2006”。2008年获苏州大学北美校友会杰出成就奖。 研究领域 后过渡(稀土)金属的氮-杂环卡宾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催化应用;含金属离子的咪唑盐类离子液体;交叉偶联反应;生物可降解聚酯。 代表性论文 1.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nickel(II) dihalides bearing two different or identical N-heterocyclic carbene ligands and the influence of carbene ligands on their structures and catalysis, Z. H. Liu, Y. C. Xu, L. Z. Xie, H. M. Sun*, Q. Shen, Y. Zhang, Dalton Trans., 2011, 40, 4697. 2. Synthesis of anionic iron(II) complex bearing an N-heterocyclic carbene ligand and its catalysis for aryl Grignard cross-coupling of alkyl halides, H. H. Gao, C. H. Yan, X. P. Tao, Y. Xia, H. M. Sun*, Q. Shen, Y. Zhang, Organometallics, 2010, 4189. 3. Synthesis of cationic N-heterocyclic carbene lanthanide bromide and the influence of N-heterocyclic carbene and lanthanide metals, H. S. Yao, J. G. Zhang,. Y. Zhang. H. M. Sun, Q. Shen*Organometallics, 2010, 29, 5841. 4. Anionic lanthanide complexes bearing a bis(phenoxy)- functionalized N-heterocyclic carbene ligand: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H. S. Yao,.Y. Zhang, H. M. Sun, Q. Shen*, Eur. J. Inorg. Chem.2009, 13, 1920. 5. Synthesis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neutral salicylaldiminato nickel(II) complexesbearing a single N-heterocyclic carbene ligand, W. F. LI, H. M. Sun*, M. Z. Chen, Q. Shen*, Y. Zhang. J. Organomet. Chem., 2008, 693, 2047. 6. Synthesis of indenyl-functionalized N-heterocyclic carbene complex of Ni(II) and its catalytic activity for styrene polymerization, H. M. Sun*; D. M. Hu, Y. S. Wang, Q. Shen*, Y. Zhang, J. Organomet. Chem., 2007, 692, 903. 7. Synthesis, tructure of functionalized N-heterocyclic carbene complexes of Fe(II)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for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ε-caprolactone, M. Z.Chen, H. M. Sun,W. F. Li, Z. G. Wang, Q. Shen*, Y. Zhang, J. Organomet. Chem., 2006, 691, 2489. 8. Indenylnickel(II) N-heterocyclic carbene complexes: synthesis via indene elimination and catalytic activity for ethylene dimerization, H. M. Sun,Q. Shao, W. F. Li, D. M. Hu, Q. Shen*, Y. Zhang, Organometallics, 2005, 24, 331. 9. 离子液体型的单膦单咪唑盐镍(II)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孙宏枚,谢玲芝,刘志宏,沈琪,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910032426.4)。 引用日期:2012-07-24

孙景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天津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金属材料

单位:天津大学
孙景,研究员,博导。 简介: 1968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学系 1968-1978年:吉林铁合金厂工作 1978-1988年:天津市硬质合金研究所工作 1988-今:天津大学工作 代表著作: 已发表论文39篇,其中EI检索8篇,出版著作2本Study on Laser Heat Treatment of Cemented Carbide 中国激光 (英文版) 添加稀土的WC-20(Fe/Co/Ni) 硬质合金的研究 粉末冶金技术 添加VC的WC-10%Ni无磁硬质合金的研究 粉末冶金技术 材料科学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线留言
提交
用户协议

0.1158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