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朱永全,男,1960年出生,安徽枞阳人,博士,中共党员、著名隧道专家、教授、博导、全国劳模,。现任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主任、岩土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地下工程教学团队”和河北省“隧道教学团队”负责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 国家“地下工程教学团队”和河北省“隧道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铁路优秀知识分子”称号,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茅以升“铁道科技进步奖”等;朱教授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承担本科隧道相关课程教学。 简历: 首席主讲的本科《隧道工程》课程,2004年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首席主讲的本科《地下铁道》,课程2005年评为河北省精品课程。主编《隧道工程》被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精品教材。带领的教研室被评为河北省和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在教学的同时主持国家重特大工程项目的研究,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秦岭隧道洒下了他的汗水,世界海拔第一高的铁路隧道——风火山隧道融入了他的心血,世界高原多年冻土区第一长隧道——昆仑山隧道凝结了他的智慧,亚洲陆地第一长隧道——乌鞘岭隧道、中国客运专线第一长隧道——太行山隧道及汶川大地震受阻的109号隧道,都有他的神来之笔…… 1991年获得“全国铁路优秀知识分子”称号;1994年获得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荣誉称号;2000年获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3年获茅以升“铁道科技进步奖”;2004年获石家庄市“劳动模范”;2004年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入选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朱教授积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铁道部攻关与开发项目、河北省科技研究项目等,系统的科研工作实践,不断凝聚人才队伍,也提升了团队教学业务水平。2008年被评为“河北省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国家教学团队”。 朱教授在隧道稳定性、洞内施工环境控制和施工技术学科领域作出创造性贡献和理论建树。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铁道部、河北省等科研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录和引用,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出版了《隧道结构可靠度》、《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技术》学术专著2部。 参加的“青藏铁路”研究成果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高海拔寒区、冻土隧道洞内施工环境控制技术领域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参加的“乌鞘岭隧道修建技术”研究成果,获2008年铁道学会科学技特等奖,成果系统揭示了复杂(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挤压大变形规律,形成挤压大变形系统控制技术。 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规律与形成机理研究”(50978172)、铁道部基础性研究课题“隧道施工过程力学及安全施工技术研究” (2009G005-C), “关角隧道地应力场特征与富水软岩支护技术研究”(2008G030-A)、“铁路隧道结构设计参数研究—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沉降控制标准研究(2008G024-B)”铁道部计划科研项目。 2009年成功申报“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演变与控制试验室”国家重点试验室培养基地,“长大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与控制技术”作为其研究方向之一。 论文及著作: Ⅰ. 第一作者代表性学术论文 1. 朱永全,刘勇,张素敏. 洞室大小和形状对极限位移的影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17(5),527-533,(EI收录) 2. 朱永全,张素敏,景诗庭. 铁路隧道初期支护极限位移的意义及确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10),1681~1684,(EI收录) 3. 朱永全. 隧道稳定性位移判别准则. 中国铁道科学.2001,22(6):80~83 4. Zhu Yongquan,Zhang Sumin,Sun Xingliang. Study of large deformation treatment with horizontal whirling jet grouting. geotechnial engineering in soft ground.2001,466~469 5. 朱永全,刘勇,刘志春等.聚丙烯纤维网喷射混凝土性能和衬砌试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9):3376~3380 Ⅱ.非第一作者代表性学术论文 1. 贾晓云,朱永全,李文江. 高原冻土区桩基温度场研究,岩土力学,2004(7),1139-1142,(EI收录) 2. 况勇,朱永全,贾晓云. 上海地铁2#线淤泥质地层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方案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增1),2946-2951,(EI收录) 3. 宋玉香,刘勇,朱永全,2004. 响应面方法在整体式隧道衬砌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23(11),1847-1851,(EI收录) 4. Liu Yong, Qiao Chunsheng, Song Yuxiang,Zhu Yongquan, 2004. Simulation and monitoring of middle pilot safety of linked-arch tunnel under blasting. Proceedings of 200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622-626,(EI收录) 5. Liu Yong, Song Yuxiang, Zhu Yongquan,2001. Analysis of the blasting vibration effect for continuous-double-arch tunnel, Frontiers of rock mechanics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573-575,(ISTP收录) Ⅲ. 著作 《隧道结构可靠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年12月 《隧道工程》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8月 《地下铁道》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年1月 获得荣誉: 1. 城市松散含水地层中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J221-2-01-R08,第八完成人 2. 隧道稳定行为以判别准则,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99107-1,第一完成人 3. 高海拔、高寒区、冻土隧道洞内施工环境控制技术研究,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4JB2020-01,第一完成人 4. 软土地层铁路站场下浅埋、大跨暗挖地下通道综合施工技术,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052015005,第五完成人 5. 聚丙烯纤维网湿式喷射混凝土衬砌研究,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2003JB3186-01,第一完成人 6. 隧道水平旋喷机预支护加固技术及变形量测,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2001105-2,第二完成人 7.水平钻孔旋喷机研制及加固技术研究,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2001JB3176-02,第二完成人 8. 高原冻土铁路施工机械适应性技术研究,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2005JB3178-01,第一完成人 学术团体: 1.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小组成员 2.中国铁道学会高级委员 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理事 4.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