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建筑设计结构
  • 土木建筑工程
  • 建筑基础与施工
  • 建筑材料
  • 交通运输
  •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
  • 电气工程
  • 电子信息
  • 材料科技
  • 仪器设备
  • 农林工程
  • 资源环境
  • 其他
  • 全部
  • 院士
  • 研究员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初级
  • 员级
  • 全部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一级注册建造师
  • 二级注册建造师
  • 一级临时注册建造师
  • 二级临时注册建造师
  • 一级注册建筑师
  • 二级注册建筑师
  • 注册监理工程师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
  •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
  •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
  • 注册化工工程师
  • 注册造价工程师
  • 建筑工程三类人员
  • 责任工程师
  • 责任设计师
  •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
  • 水利工程三类人员
  • 交通运输工程三类人员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 注册城乡规划师
  • 注册测绘师
  •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 施工员
  • 资料员
  • 材料员
  • 劳务员
  • 机械员
  • 安全员
  • 试验员
  • 标准员
  • 测量员
  • 造价员
  • 统计员
  • 预算员
  • 劳资员
  • 质量(检)员
  • 取(送)样员
  • 监理员
  • 见证员
  • 取样员
  • 计划员
  • 一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二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三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四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五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注册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估计师
  • 一级安全评价师
  • 二级安全评价师
  • 三级安全评价师
  • 全部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河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山西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海外
立即查询 清空条件
搜索
查询结果:1890

孙三祥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甘肃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水处理化学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孙三祥,男,教授,汉族,工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93年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环境流体力学、通风工程。 主持完成铁道部科技开发计划项目、三峡总公司溪落渡工程科研项目共四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四项。曾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三项。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EI收录4篇,CSCD核心期刊论文11篇。主编教材1部。

岳钦艳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山东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 山东大学
岳钦艳,女,1958年9月生,环境工程博士,教授,2004年6月被聘为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第五届编辑委员常务委员和委员,中国化学会会员。 个人简历 岳钦艳,女,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胶体化学专业), 获学士学位,1992年在山东大学获硕士学位(物理化学)。目前主要从事环境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习简历: 1978.10-1982.7 北京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大学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8.9-1992.12 山东大学化学院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5.1-2007.12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82.8-1987.3 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1987.3-1996.5 山东大学化学院,工程师,副教授 1996.5-1999.8 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副教授 1999.9-2000.12 山东大学化学与 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1.1-至今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授课程 (1)本科生课程:①《环境分析化学》、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③《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硕士研究生课程:①《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3)博士研究生课程:《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研究领域 (1)工业水处理主要从事水处理剂的研究,开发多项水处理剂,se-i型絮凝剂技术、jx-ii型絮凝剂技术、 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技术、se-z3分散阻垢剂技术、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絮凝剂技术、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阳离子聚多胺絮凝剂等技术已经投入工业化生产,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成果已经通过省级鉴定6项,获省部级等各种奖励近20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被sci、ei收录30余篇)。 (2)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目前从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的教学工作和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的科学研究,承担了山东省和济南市等科技项目三项,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3)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主持并参加了多项环境影响评价项目。 (4)清洁生产审核参加了多项清洁生产审核项目。 (5)环境规划参加了多项综合治理规划的编制工作。 (6)环境教育多年来一直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一直讲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主编电视片《资源与环境保护》一部,网络教学课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部。 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情况: 到目前为止,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30余篇、ei收录40余篇。 获得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情况如下: (1) “聚合铝硅无机高分子水处理剂” 获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 获奖人。 (2) “高效多功能无机-有机复合水处理剂的研制及开发”获200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获奖人。 (3) “jx-ii型絮凝剂” 获1995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获奖人。 (4) “se-z3型分散阻垢剂” 获1999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3获奖人。 (5) “高效多功能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获2002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获奖人。 (6) “新型混凝剂聚合硅铝铁的基础及应用性能研究” 获200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获奖人。 (7) “水和废水处理用混凝剂/絮凝剂的特性及应用基础研究” 获2007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第2获奖人。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近几年来,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等纵向科研项目6项,横向科研课题30余项。

曾光明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湖南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水文水资源 环保 环境科学

单位:湖南大学
曾光明 :湖南华容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湖南大学及加拿大Regina大学环境科学及环境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兼职教授。1982年6月至1988年6月在武汉大学河流力学及治河工程专业、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专业攻读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1988年7月博士毕业到湖南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环境系统工程、废水、废气的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经历: 1990年至今,在法国巴黎第一大学、里昂第一大学、法国科学中心等有关实验室,在德国Aachen的水和固体废物研究所和Institut fuer Siedlungswasserwirts -chaft等大学,在加拿大Regina等大学,博士后研究、合作研究总共5年多时间。 研究: (1)在环境系统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多年致力于系统最优化研究,开发了一整套基于模糊、随机和区间分析的多目标最优化方法体系,所做工程在应用3S技术、虚拟技术、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于环境、生态及旅游规划等方面,居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2)在区域与流域环境模拟、建筑与景观、生态协调可持续性规划的研究方面,在模型的水文、生态、建筑与景观描叙、规划中采用的3S技术等方面,居国内领先。 (3)在环境工程的仿真与控制方面,致力于将仿真与控制技术应用于指导环境工程的设计、规划、控制和管理,居国际国内领先。 (4)在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研究方面,开发了许多原创性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专利),尤其是在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多种新型堆肥菌株产品、菌株基因表达调控技术、堆肥腐熟度生物检测技术(多酶电极)、堆肥生物表面活性剂提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处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国际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5)在人才培养研究方面,提出了有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独特思想和模式。 主持项目: 已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人才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年轻教师教学科研奖励(高校教师奖)计划基金项目1项、荷兰政府NDGIC (Netherlands Directorate General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资助的UWEP (Urban Waste Expertise Programme)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863高技术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项、中德环境合作重大项目1项、中加环境合作重大项目1项在内的28项课题。 奖励: 已获国家教育部2002年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湖南省2003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废塑料裂解制取液体燃料技术及示范工程),国家机械部1996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中国龙舟文化旅游开发区暨中国岳阳南湖旅游度假区区域环境规划研究),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三,造纸黑液对凌津滩库区水质污染及河流水质不确定性的数学模拟研究),2002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01-02年度优秀学术著作(《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著作)一等奖。 专利: 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7项(实用新型5项、发明专利172项)。已获授权专利10项(实用新型5项、发明专利 113项)。 已出版专著: 《环境系统灰色理论与方法》(30万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60万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国青年科学技术论文精选》(300万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ENERGY AND ENVIRONMENT》(280万字,科学出版社,2003年)、《环境工程设计与运行案例》(49.8万字,中国化学化工出版社,2004年)、《环境生态学概论》(30万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环境系统分析》(60万字,中国高教出版社,2004年)、《ADVANCED RESEARCH IN ENVIRON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HUNAN UNIVERSITY》(60万字,科学出版社,2004年)、《废塑料裂解制液体燃料的新研究及设计实例》(30万字,科学出版社,2004年)等9本著作。 已在国际国内公开出版刊物发表科学技术研究论文380余篇。已发表会议论文126篇(国际会议 91 篇, 国内会议 35 篇,国际会议大会主题发言8篇 )。论文已被SCI收录88篇,SCI引用188次;EI收录160篇(有EI号的论文);ISTP 收录 85 篇。 论文: 已在公开出版刊物发表创新人才培养论文28篇。 已指导硕士生108人(已获学位58人)、博士生38人(已获学位14人)。 已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八届,2003年)、湖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2002年)、湖南青年五四奖章( 2001年)、高校青年教师奖( 2000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999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等多种荣誉。 任职: 现任湖南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所长、湖南大学环境评价中心主任、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中德环境技术中心(湖南)常务副主任、中加能源环境与生态研究中心中方主任、湖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分会常务理事、国家教育部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十五国家863计划资源海洋与环境领域主题专家(首届)、《应用基础与工程学报》编委、《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编委、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第五届,03年-) ;德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部技术顾问 。

孙雪涛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甘肃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水文水资源

单位:甘肃省人民政府
孙雪涛,男,汉族,1966年10月出生,安徽太和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06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甘肃省陇南市委书记。 个人履历: 1984年09月——1988年09月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水电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学习; 1988年09月——1991年06月河海大学水力发电工程系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1年06月——1993年04月水利部外事司干部;(1992年04月——1993年04月,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十三陵项目部锻炼) 1993年04月——1994年03月水利部办公厅干部; 1994年03月——1997年12月水利部办公厅秘书(副处级); 1997年12月——2000年05月水利部办公厅秘书(正处级); 2000年05月——2003年09月水利部办公厅秘书(副局级); 2003年09月——2006年02月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2000年09月——2004年06月北京师范大学环科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6年02月——2008年07月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副司长; 2008年07月——2009年06月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 2009年06月——2011年07月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2011年07月——2011年08月陇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候选人; 2011年08月——2011年11月陇南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11年11月——2013年04月陇南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3年04月—— 陇南市委书记。 社会职务: 2005年07月——2010年08月 第十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2010年08月——第十一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 2005年09月——2008年12月 第三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委员; 2008年12月——2010年11月 第三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常委; 2010年11月——第四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担任职务: 甘肃省陇南市委书记。 工作经历: 主要从事过黄河小浪底世界银行贷款等外资利用工作;参加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的工作;参加中国工程院国务院重大咨询项目,担任《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和《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秘书,担任中国工程院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布局课题组秘书。从事水资源管理工作,指导全国的水资源规划、配置、节约、保护等工作,组织编制水资源各项专业规划、落实取水许可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水权制度等。 孙雪涛此前任职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2011年7月,孙雪涛任陇南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同时,经省委常委会提名、省委委员投票表决,并征求省委候补委员的意见,确定孙雪涛为陇南市市长候选人,2011年11月——2013年04月任中共陇南市委副书记、市长,2013年04月任陇南市委书记。 代表著作: 出版译著两部,在核心刊物独立发表科学论文和撰写专业报告近百篇。 0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孙雪涛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01-01 1 百余专家共同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 孙雪涛,岳梦华中国水利1999-03-15 2 对格尔木市水问题的思考 孙雪涛 中国工程科学 2002-03-30 3 关于渭河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一些问题的认识 孙雪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06-15 4 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水资源若干问题的思考 孙雪涛 科技导报 2002-06-20 5 当前我国灌区节水改造的问题与对策 孙雪涛 中国工程科学 2002-09-30 6 关于民勤绿洲衰退与两大沙漠合并的一点认识 孙雪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3-10-30 7 浅析核电发展的出路 孙雪涛水利水电技术2003-11-20 8 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分析 孙雪涛 中国水利 2003-12-12 9 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孙雪涛 中国工程科学 2004-01-30 10 全面落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等各项水资源保护工作 孙雪涛 水资源保护 2004-01-30 11 加拿大联邦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孙雪涛 中国水利 2005-04-30 12 水权制度建设的地位、作用、内涵及思路 孙雪涛 中国水利 2005-11-30 13 加强地下水管理 控制地面沉降 孙雪涛 中国水利 2006-02-12 14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孙雪涛 中国水利 2006-04-30 15 关于我国收入差距拉大与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孙雪涛 水利发展研究 2006-05-10 16 加强地下水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孙雪涛 中国水利 2007-08-12 17 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孙雪涛,陈阳宇 中国水利 2007-09-12 18 Reform of the water rights system in China: Theory and practice. Li Shaohua, Dong Zengchuan, Sun Xuetao. IAHS Publ.319. 2008-01-01 其它事件: 2014年6月13日,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甘肃陇南市市委书记孙雪涛参加无偿献血的新闻在网上发布,新闻配图里孙书记左臂献血却扶右臂,使部分网民感到疑惑。今日,记者联系陇南官方外宣办得知,当日抽血顺序是先右手验血,再左边抽血,书记献血是事实,但是发布照片的顺序放反了。

翟金双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河北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保

单位:沧州市环境监测站
姓名:翟金双 单位:沧州市环境监测站 专业:监测、管理、影响评价及质量控制 翟金双每年认真审核各类监测数据约5万余个,审核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省市污染源、污染事故仲裁、环评现状、“三同时”验收等有效监测报告约500余份,从未出现过错报、漏报监测数据现象。作为环保领域学术带头人,开展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沧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研的“沧州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课题获沧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主持完成了重大研究报告26部,其中1部获省级一等奖,2部获省级二等奖,4部获省级三等奖;与此同时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已发表14篇,其中4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6篇在学术年会上交流,分别获二等奖(4篇)和三等奖(2篇),出版了25.3万字《企业环境因素的识别与管理》一书。 曾被评为“十佳”环保学术带头人,并被列入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分会专家库及河北省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

张宝军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江苏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张宝军, 男 ,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学院党总支委员、教学与科研副院长,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全国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召集人,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育部)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赛项专家组长。 现任职务 现任建筑设备与市政工程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环保与气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市政工程类分委员会委员,给水排水发展战略合作伙伴理事会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网理事,徐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徐州市生态健康学会理事,徐州市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学术成果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淮海科学技术奖4项,江苏建设科学技术奖2项,徐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获国家发明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国际会议和公开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编著科教书2部,主编教材8部,主审教材4部。是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环保气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住建部高职高专土建类市政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的水处理工程技术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所在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教学团队获江苏省品牌专业,既有公建节能研究学术团队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先进集体。并先后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环保与气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名师奖、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徐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徐州市师德模范。 获奖情况 2003年江苏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证书号3-072-3) 2004年江苏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证书号03-045-2) 2010年淮海科学技术一等奖(证书号2010-HJC-1-6-9) 2007年淮海科学技术二等奖(证书号2007-HJC-2-5-2) 2007年淮海科学技术三等奖(证书号2007-HJC-3-16-1) 2010年淮海科学技术三等奖(证书号2010-HJC-3-1-7) 2008年江苏省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证书号2008-09-03) 2009年江苏省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证书号2009-13-02) 2007年徐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号2007-1-8-R2) 2010年徐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号2010-1-9-R9) 2004年徐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8-002) 2008年徐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8-2-27-R3) 2007年徐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2007-3-67-R1) 2008年徐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号2008-3-75-R5) 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环保与气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名师奖 2006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2010年徐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8年徐州市师德模范 2007年、2008年、2010年,徐州市土木建筑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 2002年、2005年、2010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一、二、三届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2年、2006年、2008年,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优秀 2010年江苏省品牌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排名2) 2010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先进集体(既有公建节能研究学术团队,排名2) 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政府特贴推荐人选 引用日期:2013-12-23

张登山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青海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防沙治沙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1983年7月-1990年12月在青海省治沙试验站从事防沙治沙研究;1991年1月至今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从事沙漠化生态研究。1997年7月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学硕士学位,2005年6月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理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中国沙漠》编委。一直从事防沙治沙、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基本摸清了青海省的沙漠化状况,研究试验出防沙治沙的工程和生物技术模式和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先后主持参加科研项目3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12项,发表论文50多篇。2001年被评为青海省优秀专家,200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唐运忆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江苏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水文学

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唐运忆,现任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副局长,主要责任部门:站网科。配合责任部门:水情科、通信网络科、信息应用科等。 兼任江苏省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张凤君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吉林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吉林大学
张凤君,男,汉族,1957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1985 长春地质学院 工业分析专业 硕士学位 1989-1990 地质矿产部英语培训班学习 1996-1999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博士学位 2000-200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北京官厅水库污染治理研究 1985-2000 长春地质学院化学系任教 2007.06-2008.04 丹麦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系访问学者 2000-至今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系任教 研究领域 水处理技术 膜分离技术 科研项目   先后承担了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环保厅、北京市水利局等部门的科研项目;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参与了北京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机理与数值模拟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及其多项横向科技项目及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共主持承担科技项目40余项,目前正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东北高寒区村镇水源劣质组分净化新工艺与新设备研发"课题。在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好氧反硝化脱氮及其解决亚硝酸盐积累问题、接触氧化除锰滤池快速启动工艺用于高铁锰地下水除铁除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接触氧化除锰滤池快速启动方法》1项,并荣获吉林省发明创造大赛二等奖。 学术论文 在《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化工学报》、《chemosphere》和《JournalofMolecularStructure》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著作教材 在学术著作1部 获奖 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接触氧化除锰滤池快速启动方法》1项,并荣获吉林省发明创造大赛二等奖 社会(学术)兼职 长春市博士联合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秘书长 科技资讯杂志编委

万海斌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北京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防洪 水文水资源

单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在线留言
提交
用户协议

0.1063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