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建筑设计结构
  • 土木建筑工程
  • 建筑基础与施工
  • 建筑材料
  • 交通运输
  •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
  • 电气工程
  • 电子信息
  • 材料科技
  • 仪器设备
  • 农林工程
  • 资源环境
  • 其他
  • 全部
  • 院士
  • 研究员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初级
  • 员级
  • 全部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一级注册建造师
  • 二级注册建造师
  • 一级临时注册建造师
  • 二级临时注册建造师
  • 一级注册建筑师
  • 二级注册建筑师
  • 注册监理工程师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
  •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
  •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
  • 注册化工工程师
  • 注册造价工程师
  • 建筑工程三类人员
  • 责任工程师
  • 责任设计师
  •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
  • 水利工程三类人员
  • 交通运输工程三类人员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 注册城乡规划师
  • 注册测绘师
  •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 施工员
  • 资料员
  • 材料员
  • 劳务员
  • 机械员
  • 安全员
  • 试验员
  • 标准员
  • 测量员
  • 造价员
  • 统计员
  • 预算员
  • 劳资员
  • 质量(检)员
  • 取(送)样员
  • 监理员
  • 见证员
  • 取样员
  • 计划员
  • 一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二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三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四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五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注册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估计师
  • 一级安全评价师
  • 二级安全评价师
  • 三级安全评价师
  • 全部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河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山西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海外
立即查询 清空条件
搜索
查询结果:1890

于广军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吉林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长春市佳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吴淑芳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吉林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 金属塑性加工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教育情况及学历: 1983,9 — 1987,6 吉林大学 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7,9 — 1990,6 吉林大学 数学所,计算机图形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0,7 — 1992,8 光机学院计算机系工作 1992,9 — 1996,12 吉林工业大学 金属材料工程系,塑性加工及模具CAD/CAM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简历: 1997,1 — 1999,7 光机学院 计算机系 1998,8 — 2001,4 光机学院 机械系 2001,4 — 2006,5 科技产业处 2006,6 — 至今 保密办、质量办 社会兼职信息:吉林省压力加工学会会员 科研信息(科研信息参考格式: 项目名称-时间 -项目来源-经费-排名-完成情况) 1. 柜体异形盒板料计算机辅助优化排样软件 长春莱尔电工器材有限公司(0.3万元)(KB200108)(2001.6~2001.12)组长 完成 2. 微型车半轴花键冷挤压成型工艺研究 重庆科委2000年攻关项目(0.6万元(KB200115))(2001.3~2002.9) 组长 完成 3. BOPP 成型工艺计算机仿真 应化所高分子物理及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万元)(KB200108)(2001.4~2002.6) 组长 完成 4..高分子薄膜吹塑成型计算机仿真 重点实验室基金(1.5万) 922260 组长 完成 5. 电缆附件应力管控制电场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吉林辐射化学工业公司(2.0万)(KB0318)(2003.3~2003.12) 组长 完成 6.“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过程的化学与物理问题研究“中06子课题:聚合物反应加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70.0万元) 50290096(2003.1~2006.12) 成员 完成 7.高分子薄膜双向拉伸本构模型构造方法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吉林省科技厅基础处(5万) 20030507(2003.8.1—2006.12.26)组长 完成 8.聚合物薄膜成型过程自适应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 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3.5万)吉教科合字[2003]第44号(2004.1.1~2009.12.15) 组长 完成 9.ΧΧ测温系统改造 总装某基地(4.8万) (KB0411)(2002.8~2005.12) 副组长 完成 10.ΧΧ仪改造 总装某基地(13.8万) (KB0444)(2005.1.1~2008.12.5) 副组长 完成 11.ΧΧ三维显示技术 总装某研究所(17万)(KB0522)(2005.10.30~2007.6.30) 副组长 完成 12.35千伏交联电缆冷热缩相结合终端研究 长春市科技局(10万)(2005GG47)(2005.12~2007.12) 副组长 完成 13.硅橡胶冷收缩材料及配套产品开发 吉林省科技厅(20万)(2005031)(2005.1.1~2008.12.14)副组长 完成 14.75千伏直流除尘电缆冷热缩相结合终端的研究 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3万)吉教科合字[2004]第7号(2005.1.1~2006.16.30) 副组长 完成 15.硅橡胶冷缩绝缘制品的开发,深圳市惠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4.5万)(2008.5~2009.5)副组长 完成 16.10千伏屏蔽绝缘管状母线的开发 深圳市惠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5万)(kyc-mx-xm-2009-031)(2009.12~2010.5) 副组长 完成 17.冷热缩材料制造技术 上海嘉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10万)(kyc-mx-xm-2009-028)(2009.7.20~2011.7.20)副组长 在研项目题目: 1.法兰温精锻CAE 吉林省科技厅(4万)20040132,(2004.7—2006.6) 组长 在研 2.中压电缆终端的电场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吉林省科技厅(5万)(20100548)(2010.1~2012.12 组长 在研 3.48KV高速铁路牵引机车受电弓引入电缆冷热缩相结合终端的研制 吉林省科技厅(18万)(20090332)(2009.7~2011.12 副组长 在研 4.110/220kV架空线路悬垂线夹绝缘护罩的研制 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 (12万)吉教科合字[2010]第7号(2010.10~2012.10)副组长 在研 5..微车半轴花键成型过程数值模拟,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 (2万)吉教科合字[2012]第号(2012.1~2013.12)组长 在研 学术论文、专利、专著信息(信息按规范填写) 1.吴淑芳等,全自动自适应弹塑性法兰成形数值模拟,农业机械学报 Vol.28(135-139)1998 2.吴淑芳等,自适应弹塑性数值模拟系统的工程应用,农业机械学报29(3), (150-154) 1998 3.吴淑芳等,自适应精密成形工艺计算机仿真,兵工学报 20(3), (273-275) 1999 4.吴淑芳等,自适应曲面网格生成,兵工学报 21(1),(50-52)2000 5.吴淑芳等,四叉树法形成网格的几何复杂度,兵工学报 21(3),(282-285)2000 6.二维有模成形自适应数值模拟系统 塑性工程学报,5(3) 1998 ,(22-26) 第一作者 7.法兰类件虚拟制造方法 金属成形工艺,2000年5期 第一作者 8.计算机辅助法兰锻件计算法 金属成形工艺 Vol.15,No.3 (30-31) 1997 第一作者 9.机械设计常见禁忌的训练库 机械设计与制造 1999年1期 第一作者 10.全自动网格重分及细化技术 塑性工程学报, No.4,1997,(70-73) 第一作者 EI 11.连杆类件的实体造型 机械设计与制造,1(143) ,2001,(21) 第一作者 博士、硕士培养信息: 学科及研究方向:(每人可填写多个研究方向,要按2011年硕士、博士招生简章内研究方向填写)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3), 研究方向:机械CAD/CAM及仿真技术 硕士培养信息: 已毕业硕士生 25 人;在读硕士生 5 人。

于鲁冀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河北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郑州大学
于鲁冀,男,1962年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政策、环境规划及评价、环境工程。主要科研成果:近年来主持完成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及环境规划16余项,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水专项研究4项,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00余项,主持或参与完成规划环境评价近50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河南省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奖共4项,河南省优秀报告书一等奖1项、河南省环境工程优秀设计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7余篇,出版专著4部。

吴晓春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上海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金属材料

单位:上海大学
吴晓春,男,196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师承于著名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昆教授,博士后师承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祖耀教授。现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先进模具材料及其表面处理课题组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工模具钢及其表面处理技术、材料相变及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非调质模具钢生产的新技术,热作模具钢性能评定方法,汽车模具表面处理的关键技术,开发出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等6项新产品,先后承担国家、部委及企业协作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0余篇,获授权专利7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连续二届作为中国工模具钢研究的代表参加国际工模具钢学术委员会。 个人资料及工作经历 吴晓春,男,196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师从于著名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崔昆院士,博士后师从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徐祖耀院士。现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 。 社会任职: 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常委会常务委员。 2. 中国物理学会内耗与力学谱专业委员会委员。 3. 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模具钢学术委员会第五届委员。 4. 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微合金非调质钢学术委员会第五届委员。 5. 上海热处理协会副理事长。 6. 上海市模具工业协会模具材料分会副主任。 7. 美国金属学会中国分会委员。 8. 《国外金属热处理》编委会委员。 研究方向 现为先进模具材料及其表面处理课题组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工模具钢及其表面处理技术、材料相变及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学术成果 提出了非调质模具钢生产的新技术,热作模具钢性能评定方法,汽车模具表面处理的关键技术,开发出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等6项新产品,先后承担国家、部委及企业协作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0余篇,获授权专利7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连续二届作为中国工模具钢研究的代表参加国际工模具钢学术委员会[3] 。 学术论文: 1. X.C.Wu, W.Y.Peng and Y.A.Min, Study on Thermal Fatigue Behavior of Boride Layer of H13 Steel, The Fifth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Nov. 2-5,2004, Beijing, hina,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2004, Vol.475, 249-252 2. WU Xiao-chun, PENG Wen-yi, MIN Yong-an, Study on Thermal Fatigue Behavior of Boride Layer of H13 Steel,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s. 2005, 475-479:249-252 3. Wu Xiaochun, Chen Rui, Research of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on 16Mn Steel by lasma Nitriding and S-N-C Plasmas Composite Treatment, 14th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eat Treatment and Surface Engineering, Oct. 26-28, 2004,,Transactions of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2004, 25(5):412-416 4. Xiaochun Wu, T. Y. Hsu(Xu Zuyao), Audio-Frequency Internal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the γ→ε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n Fe-Mn-Si Based Alloys, Materials Transactions, JIM, 1999, 40(2):112-117 5. Xiaochun Wu, T. Y. Hsu(Xu Zuyao),Effect of the Neel Temperature TN on Martensitic ransformation in Fe-Mn-Si Based Shape Memory alloys,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2000,45(8):137-142 6. Wu Xiaochun, Min Yongan,Chen Jie,Xu Luoping,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4Cr5MoSiV1、8407s steels,Proceedings of ICETS 2000-ISAM, Beijing, P.R.China, October, 2000, 1275-1280 7. Xiaochun Wu Wenyi Peng Yongan Min Luoping Xu , Comparison of thermal behavior of plasma nitriding with compound layer and without it of H13 steel , ICSE2002.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rface engineering, Oct. 10-13, 2002, Chengdu, 426-433 8. Xiaochun Wu Zhang Shuangke Yongan Min Luoping Xu , Study of the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S-N-C plasmas composite treatment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Cr12MoV , ISEC2002.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rface engineering, Oct. 10-13, 2002, Chengdu, 426-433 9. Xiaochun Wu Luoping Xu , Computer Aided Evaluating of Thermal Fatigue Cracks on Hot Work Steel , the 6th International Tooling Conference, The use of tool steels: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edited by J. Bergstrom, Karlstad, Sweden Sep.10-13, 2002:657-666 10. Wu Xiaochun, Luo Yi,etc.,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Big Section Microalloyed Steel in Unquenched and Untempered with High Strength, Iron and Steel, 2005, 40(Supplement):833-838 11. Xiaochun Wu, Jun Zhang, Research on S-N-C plasma multi-surface treatment for Cr12MoV die steel,PROCEEDINGS OF 7th INTERNATIONAL TOOLING CONFERENCE,Tooling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from research to market, TORINO, Italy, 2-5 MAY 2006,Edited by: M. ROSSO, M. ACTIS GRANDE, D. UGUES;Volume I:515-522 12. Xiaochun WU and Hongbin WANG, Plasma Nitriding Behavior of 1Cr18Ni9Ti Stainless Steel with Nanocrystalline Surface Induced by SMA,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7, Vols. 353-358: 1773-1776 13. Wu Xiaochun, Xu Luoping,New Products and Techniques of Mould Steel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STEELS 2010,Keynote Speakers,Guilin, Guangxi, China,November 9-11, 2010, Beijing: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 2010. p. 409-26. 14. Xiaochun Wu, Luoping Xu, New Products and Techniques of Mould Steels, Advanced Steels, The Recent Scenario in Ste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 Yuqing Weng Editors, 2011, 423-442

吴兴惠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云南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材料 材料物理 材料科学 金属材料 冶金材料

单位:云南大学
吴兴惠,教授,1992年荣获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殷树言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北京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焊接

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殷树言江苏省镇江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系焊接工艺与设备专业。1996年4月调入北京工业大学任教授(博导),被聘为沈阳工业大学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兼职教授。 个人简介 担任中国焊接学会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自动化委员会委员。任北京市焊接设备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及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焊接技术研究所所长。 个人成就 长期从事焊接电弧物理、先进焊接设备及焊接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培养了几十名硕士生和十几名博士生。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与教委重点科研项目和国防科研项目等十几项纵向课题;横向课题遍及全国主要厂家和香港安达公司以及马来西亚电机工业公司,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焊接设备技术首次出口。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黑龙江省振兴经济一等奖2项。出版《气体保护焊工艺》、《焊接手册》和《CO2焊接设备原理与分析》等9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

邢献然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北京 材料科技

从事专业:材料化学 冶金物理 冶金物理化学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邢献然,男,汉族,1963年9月生,安徽无为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理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专家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是在我国本土上培养起来的一名杰出青年学者。曾在美国、奥地利、日本等大学学习和工作。 研究方向: 负热膨胀材料及类钙钛矿新型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新型功能材料与稀土材料制备过程物理化学、相图与相结构、冶金和材料热力学与网络数据库等; 主讲课程: "冶金热力学"、"冶金和材料热力学"、 "相图计算"、"材料化学"、"固体化学"、"功能材料"等10余门课程。 科研成果: 在科学研究实用化日盛,产学研结合呼声高涨之时,作为一名青年学者,邢献然同志以心静如水的心境和坚韧的毅力,选择了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基础问题进行长期不懈怠地研究,在材料制备过程物理化学方向中做出新成果。国际上率先开展钙钛矿新型负热膨胀材料研究,发现两个世界上迄今为止仅有的负热膨胀增强体系,制备出目前国际上报道的热膨胀最小的氧化物陶瓷(零膨胀材料),提出负热膨胀的新机制;熔盐拓扑法制备出形貌可控的功能材料,揭示了熔盐拓扑反应机理,发展了高温熔盐物理化学;由他负责的项目“若干先进材料制备过程物理化学前沿研究”,2004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另获其它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发表论文近百篇,SCI收录约70篇,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专利5项。特别是近两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指导研究生13名,其中毕业硕士生4名,有2名获学校优秀硕士论文称号;博士生2名,有一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学校优秀博士论文,并被选为北京科技大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培养人之一。 社会兼职: 邢献然教授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在北京香山主办2006国际合金热力学会议(TOFA2006,第十届),任大会主席。曾经在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re Eart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Baotou · China, August 7-11, 2007)做特邀报告;在”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in the PbTiO3-based titanate ceramics”, 2007 Auxectic & Related systems conference(sept 24-26, 2007, Malta)做特邀报告。目前,还兼任为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重庆大学教授、全国X射线粉末委员会委员、全国相图委员会委员、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美国陶瓷学会会员等职。是欧洲《Thermochimica Acta》、《J.Crystal Growth》、《J.Solid State Chem》及美国《Chem Mater》、《J.Am.Ceram.Soc》、《Mater letts》、《Mater.Sci.Eng.A》等十多种国际杂志的评审人。

余新明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湖北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江汉大学
余新明,男,1955年3月出生,1982年1月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1984年9月考入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1998年5月由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调入江汉大学。现任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学科责任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分会理事、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安全与环境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理事、2008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余新明教授作为学科责任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在担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期间,他团结班子成员共同奋斗,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积极性,为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与学院领导班子的成员一起,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率先提出和实行了“综合导师制”。 “综合导师制”要求学生和导师采取双向选择,建立相对稳定的导学关系,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他在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和学院管理工作的情况下,组织领导、参与综合导师工作,并主动担任2004级环境工程专业班主任,经常深入班级,全身心地投入学生的培养。综合导师制的经验分别在省、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与高度评价。   余教授十分注重科学研究,主持完成的大气污染控制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他主持、承担了国家、省、市重点科研课题8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为了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学科的建设,他利用课题科研经费60多万元建成“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 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科建设与教学、青年教师的培养、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该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得到了省教育厅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获得武汉市科技局重点实验基地立项建设资助,为申报省重点建设实验室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享受者、“第三届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原永涛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北京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原永涛, 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环境污染测控技术研究所负责人。时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管道输送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力环保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静电除尘学会(ISESP)“International fellow award”获得者”、“河北省十大发明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   微细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粉体特性分析与检测技术、粉体气力输送技术。 代表论著   1.《火力发电厂电除尘技术应用》(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 第1版,原永涛、林国鑫、宣伟桥、卢泽峰合著   2.《火力发电厂气力除灰技术及其应用》(编著)电力工业出版社,2002.5第1版,原永涛、蒋学典、孙宝森、雷应奇、胡国民、吕建燚   3. 燃煤锅炉电除尘器飞灰物化性质及逃逸机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第27卷第5期   4. 燃煤高铝飞灰在电除尘器中行为的试验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第25卷,第17期,2005年9月   5. 高铝煤混燃飞灰电除尘特性的试验研究[J]. 动力工程 2006.4   6. “Fe3O4、Fe2O3对燃煤飞灰比电阻和击穿场强的影响”,《中国环境科学(学报)》1996.4   7. “不同煤化程度煤种对飞灰导电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学报)》1997.5   8. “DR型高压粉尘比电阻试验台的研制与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学报)》1998.4   9. “关于飞灰电传导特性的试验研究”(英),第七届国际电除尘会议论文集1998.9.18-9.25   10. “新型飞灰比电阻现场测定仪的研制与应用”第二届国际应用静电技术会议(ICAES)   11.“飞灰比电阻~含碳量特性的研究”,第四届国际电除尘会议,1990.9.14~17   12. 燃煤飞灰伏安特性的试验研究 热能动力工程 2006.1期 21卷,   13.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辅助除尘效率的数学模型,科技导报,2007年19期   14. 燃煤飞灰粒度对比电阻影响机制的试验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2006,21(4)   15. 高铝煤混燃飞灰电除尘特性的试验研究[J]. 动力工程,2006(4)   16环流化床锅炉灰渣综合利用,锅炉技术,2006/增刊,第413期   17四氟乙烯覆膜滤料的发展及应用特点,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6.8,   18.燃煤锅炉电除尘器飞灰物化性质及逃逸机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第27卷第5期   19.马头电厂4#炉电除尘器振打系统改造方案实施,工业安全与环保,07.7期,   20.火电厂微波脱硫技术,吉林电力,2007年4期,原永涛张天敏刘静薛达刘金荣   21.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系统辅助除尘效率的数学模型,科技导报,07年19期,原、齐、岳   22.化学添加剂对“粉煤灰-脱硫是石膏”胶结材抗压强度的影响,科技导报2007年18期,   23.吉林省现有电除尘器改造方案的选择, 吉林电力技术,2008.1期,第一作者   24.燃煤飞灰粒度对比电阻影响机制的试验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006,21(4)   25.电厂除尘器改造方案动力工程,2008,(2):270~2741   26.准格尔煤灰特性对其从电除尘器中逃逸的影响,动力工程,2008(4)   27.应用新型过滤技术处理超细粉尘,热能工程,2009.1期   28.内循环式漂珠分选机内空气动力场数学的模型,能源与工程   29.燃煤飞灰中微细颗粒控制技术介绍,粉煤灰,2008.5期。 完成课题   “DR高压粉尘比电阻试验台” 1997年度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课题负责人   “燃煤电厂不同煤种和飞灰介电性质的试验研究”1999年度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课题负责人   “BDL便携式飞灰比电阻现场测定仪” 1995年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课题负责人   “飞灰比电阻与电晕电场特性参数的研究” 1995年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主研   “煤种、飞灰特性及烟气工况对电除尘器效率的影响”获2001年湖南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课题负责人   “燃用准格尔煤火电厂烟尘达标排放方案技术论证”,神华集团2005年度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课题负责人 获得专利   1.“等速过滤式飞灰比电阻测定仪”;   2.“高压粉尘比电阻测试装置”;   3. 粉体磁化密封型泄灰阀。 在研课题   “脉冲等离子体钻机-电气安全”,(国家“863”课题)   “多工况模拟条件下烟气调质对颗粒表面导电增强与粘附机理的研究”   “高阻绝缘测量高温、高压电阻率测量系统”的研制 专利产品   “DR型高压粉尘比电阻试验台”;   “DR-2型高压粉尘比电阻试验台”(DR型的升级产品);   “DR-T型工业粉体比电阻特性分析仪”;   “BDL型烟道飞灰比电阻现场仪”;   “BDL-d型烟道飞灰比电阻测定仪”。

岳平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海南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科学

单位: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岳平,院长 职务/职称:院长(站长)/研究员   所学专业: 土壤与植物营养 岗位职责: 1、认真履行法定代表人的各项职权 2、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上级的决议。组织全站人员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3、组织制定和实施站质量方针和目标,批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组织实施年度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4、制定本站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组织编制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5、负责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定期组织检查; 6、主持召开站长办公会议和站务会议,研究解决站内业务、科研及行政上的重大问题,下达工作任务,开展业务、行政管理; 7、主管全站人事工作,审定站内机构设置,干部任免,人员调配、考核、奖惩工作及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8、审定年度经费预算、结算、经济(项目)合同的执行和仪器设备、试验器材购置等总体计划,平衡经费使用与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 9、组织编写阶段性和年度工作总结,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全站职工大会报告; 10、负责签发各类重要文件、报告、报表等,签署各种合同及协议责任书。 更新时间:2009-3-18
在线留言
提交
用户协议

0.1190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