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建筑设计结构
  • 土木建筑工程
  • 建筑基础与施工
  • 建筑材料
  • 交通运输
  •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
  • 电气工程
  • 电子信息
  • 材料科技
  • 仪器设备
  • 农林工程
  • 资源环境
  • 其他
  • 全部
  • 院士
  • 研究员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初级
  • 员级
  • 全部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一级注册建造师
  • 二级注册建造师
  • 一级临时注册建造师
  • 二级临时注册建造师
  • 一级注册建筑师
  • 二级注册建筑师
  • 注册监理工程师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
  •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
  •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
  • 注册化工工程师
  • 注册造价工程师
  • 建筑工程三类人员
  • 责任工程师
  • 责任设计师
  •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
  • 水利工程三类人员
  • 交通运输工程三类人员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 注册城乡规划师
  • 注册测绘师
  •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 施工员
  • 资料员
  • 材料员
  • 劳务员
  • 机械员
  • 安全员
  • 试验员
  • 标准员
  • 测量员
  • 造价员
  • 统计员
  • 预算员
  • 劳资员
  • 质量(检)员
  • 取(送)样员
  • 监理员
  • 见证员
  • 取样员
  • 计划员
  • 一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二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三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四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五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注册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估计师
  • 一级安全评价师
  • 二级安全评价师
  • 三级安全评价师
  • 全部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河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山西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海外
立即查询 清空条件
搜索
查询结果:1890

张广普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山东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烟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张广普,男,汉族,196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参加工作,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专业,应用研究员。1990年7月至1993年2月任烟台环境监测中心站综合室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93年2月至2001年5月任烟台环境监测中心站科研环评室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主任、主任,2001年6月起担任烟台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程师。

张海平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上海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同济大学
张海平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区域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包括水体中水质过程分析与水环境模型研究; 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 教育经历 1995/03 – 1998/04,日本立命馆大学,理工学部建设环境系,博士 1988/09 – 1991/03,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硕士 1984/09 – 1988/07,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学士 工作经历 2013/12 – 至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 2002/12 – 2013/1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副教授 1998/06 – 2002/11,丹麦水利研究所,工程师 1995/05 – 1998/04,日本立命馆大学,理工学部建设环境系,助教 1991/04 – 1995/02,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讲师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体紊动对铜绿微囊藻营养盐和光利用的干预机制研究(51379146)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高架道路径流的生态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11231202100-1)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城市水系水质保障与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2008ZX07316-004)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水系生态设计与水质调控技术研究应用(08DZ1205904)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路表径流的污染评价与处理技术(07DZ12060)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崇明生态岛水资源合理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07DZ12051)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黄浦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预报系统研究(04DZ12031) 代表学术论文 Zhang H P, Teng J W, Jiang Y, Yin Q X.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 in urban highway runoff in Shanghai.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014, 30(2): 251-254. Wu L L, Jiang Y, Zhang L L, Chen L, Zhang H P*. Toxicity of urban highway runoff in Shanghai to Zebrafish (Danio rerio) embryos and luminous bacteria (Vibrio qinghaiensis.Q6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4, 21(4): 2663-2676. Li F P, Zhang H P* , Zhu Y P, Xiao Y H, Chen L. Effect of flow velocity on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composition in a freshwater lak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3, 447: 64-71. Li F P, Zhang H P*, Meng X Z, Chen L, Yin D Q. Contamination by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 in surface sediment of urban rivers in Chaohu City,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2, 24(11): 1934-1941. Zhang H P*, Zhu Y P, Li F P, Chen L. Nutrients in the wet deposition of Shanghai and ecological impacts.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2011, 36(9-11): 407-410. Zhang H P*, Yin Q X, Chen L. An integrat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of Songhua River Basin. AIP Conf. Proc., 2010,1251: 400-403. Li F P, Zhang H P*, Zhu Y P, Chen L, Zhao J F. 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in the relationship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limnological variables in a small artificial lake. AIP Conf. Proc., 2010,1251: 29-32. Zhu Y P, Liu P, Liu H F, Zhang H P*, Chen L. Pollutant washoff characterization of expressway runoff in Shanghai.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9, 83 (3): 398-402. Zhu Y P, Zhang H P*, Chen L, Zhao J F. Influence of South-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nd the matigation projects on the water quality of Han River. 2008,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406: 57-68. 李飞鹏,张海平*,陈玲. 小型封闭水体环境因子与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相关性研究. 环境科学,2013, 34(10): 3854-3861. 李飞鹏, 陈玲, 张海平, 王嘉莹. 巢湖市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和风险评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0(12): 1852-1856. 朱宜平, 张海平*, 李飞鹏, 陈玲. 水动力对浮游生物影响的围隔研究. 环境科学, 2010, 31(1): 69-75. 张海平, 朱宜平, 陈玲, 赵建夫. 悬浮泥沙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特性研究. 环境科学, 2008, 29(1): 71-76. 张海平, 姜卫星, 顾国维. 黄浦江河口建闸对内河水环境的影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12): 1661-1665. 获奖及专利 黄浦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预报与河网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太阳能驱动一体式着生藻生态堡系统. 水力自控初期雨水弃流方法及装置.

张洪林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辽宁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张洪林,男,汉族,生于1963年9月,教授,现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198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化学工程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矿物工程博士学位。 在科研工作中,注重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坚持为石化行业和地方服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做贡献。近几年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九项,主持及参加完成各类科研项目达40多项,总合同额达500余万元;通过各级部门鉴定11项,研究成果皆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在成果转化与推广中做出了较大的成绩,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时拓宽研究领域与合作对象,目前在研国家863项目3项,与东京大学、丹麦工业大学合作研究项目2项,其他项目多项。并荣获各级部门的奖励,其中有中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抚顺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辽宁省轻工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辽宁轻工行业新产品奖1项,抚顺环境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环保局认定科技成果一项。近几年来,在国际刊物与会议及《环境科学》等各类杂志发表论文80篇,综合报道了自己的科研成果   近几年连续被评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科带头人,抚顺市青年学科带头人及中石化学科带头人、抚顺石油学院优秀教师、科技先进个人、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及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抚顺市科技先进个人,抚顺市明星职工及抚顺市青年科技英才、抚顺市劳动模范、抚顺市杰出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及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等,同时被聘为《水处理技术》和《环境工程》特约编委。    研究领域:    “三废”治理及资源化;生物化工;精细化工 主讲课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现代水处理技术;絮凝化学;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主要成就和贡献 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的省部级项目主要有: 1、抚顺油毡厂制毡车间沥青烟气治理,抚顺油毡厂,1991~1992,已完成 2.物化法治理印染废水研究,抚顺市环保局,1992~1994,已完成 3.铝酸渣废液的综合利用,石油一厂,1990~1990,已完成 4.化纤染织厂印染废水的治理,1992~1994,抚顺市化纤染织厂,已完成 5.己二睛焦油的综合利用,1992~1994,辽阳市塑料一厂,已完成 6.浮选渣的处理研究,1992~1993,石油一厂,已完成 7.浮选渣处理的工业化设计及研究,1993~1995,石油一厂,已完成 8.渣油催化裂化含硫废水处理研究,1994~1996,大连石化公司,已完成 9.渣油催化裂化污水的脱酚预处理工艺研究,1995~1996,石油三厂,已完成 10.乙烯化工厂湿式氧化的预处理研究,1994~1995,抚顺乙烯化工厂,已完成 11.乙烯化工厂TDA监测器的开发,1994~1995,抚顺乙烯化工厂,已完成 12.抚顺化塑厂苯乙烯污水处理研究,1995~1996,抚顺化塑厂,已完成 13.炼油厂“三泥”处理研究,1993~1995,中石化公司,已完成 14.炼油厂“三泥”处理补充研究,1995~1996,中石化公司,已完成 15.炼油厂含酚废水处理研究,1995~1997,中石化公司,已完成 16.催化裂化含硫污水脱酚预处理工艺研究,95-04-128,1995~1998,锦州石化公司,已完成 17.环境管理辅助系统开发,1991~1992,抚顺市环保局,已完成 18.污泥脱水处理工艺研究,1993~1994,大连石化公司,已完成 19.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1996~1998,辽河石化总厂,已完成 20.汽油碱洗工艺改进及氨氮废水的综合利用研究,97-01-60,1996~2000,锦州石化公司,已完成 21.延迟焦化复合废水处理工艺开发研究,1996~2000,锦州石化公司,已完成 22.催裂化催化剂中毒机理,1996~1998,中石化公司,已完成 23.Al2O3担体合成表征及性能,1997~1999,中石化公司,已完成 24.催裂化外甩油浆净化,1997~1999,中石化公司,已完成 25.FCC废催化剂的磁分离回用技术研究,1998~1999,石油二厂,已完成 26.T105污水预处理研究,200040215,2000.3~2000.12,锦州石化,已完成 27.亚硝酸氮特性曲线研究与应用,1991~1993,中石化,已完成 28.高温酸缓蚀剂,1991~1992,大连京大公司,已完成 29.FCC废催化剂的磁分离回用技术研究,1998~2000,中油,已完成 30.FCC废催化剂的磁分离回用技术研究,2000~2002,省教育厅,已完成 31.高浓度化工废水生化处理中试研究,2000~2001,锦石化,已完成 32.污泥脱水性能改进的研究,2001~2002,锦州石化,已完成 33.废水总氮的去除研究,2001~2002,锦州石化,已完成 34.MBBR生化增强技术的研究,2003~2004,锦州石化,已完成 35.丹东石化总厂污水回用工程,2003~2004,丹东石化,已完成 36.纳米碳酸钙晶须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2003~2004,国家科技部(国家863项目),已完成     论文 (著)发表情况 1.张洪林,耿安朝,阎光绪,蒋林时.硫化吸附法净化处理沥青烟气的研究,环境工程,1995,13(1):21~24 2.张洪林,耿安朝,阎光绪,蒋林时.己二腈焦油的综合利用研究,环境工程,1995,13(4):44~46 3.张洪林,阎光绪,孔昌俊. 钢厂废酸液—复配混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水处理技术,1995,21(4):246~248 4.张洪林,阎光绪,耿安朝,蒋林时.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合成苯乙烯污水,水处理技术,1996,22(1):56-60 5.张洪林,耿安朝,蒋林时. 高温厌氧法处理炼厂浮选渣的研究,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7,(4):53~56 6.张洪林,陈芳艳,汪军湘. 催化裂化废催化剂对硫化物的吸附性能研究,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7,17(5):13~15 7.张洪林,陈炳辰.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petroleum refinery flotation residue and it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XX IMPC Aachen Germany September 21-26,1997:557~563 8.张洪林,杨磊,贾素芹.油催化裂化外甩油浆自然沉降净化效果研究,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8,18(1):5~7,11 9.张洪林,耿安朝,蒋林时. 被动式DTA检测器的研制,环境科学,1998,18(2):71~73,76 10.张洪林,杨磊. 重油催化裂化外甩油浆沉降净化规律,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8,11(3):24~26,30 11.张洪林,耿安朝,蒋林时,肖宏. 高温厌氧法处理后炼厂浮选渣过滤性能的研究,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8,18(3):21~24 12.张洪林. 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技术进展,水处理技术,1998,24(5):259~264 13.张洪林,蒋林时,耿安朝,韩涛,顾振楣. 催化原料油—减压蜡油萃取处理催化裂化废水,工业水处理,1998,18(6):22~24 14.张洪林,陈炳辰,韩跃新. 车屑螺旋状填充质HGMS处理FCC废催化剂的研究,国际华人石油与石油化工科技研讨会会议论文集,1998:666~670 15.张洪林,蒋林时,金桂芝,季国君. 催化裂化废水连续萃取脱酚研究,环境工程,1999,17(3):18~21 16.张洪林,杨磊. 重油催化裂化外甩油浆离心沉降净化研究,石油炼制与化工,1999,30(4):5~8 17.张洪林,陈炳辰,韩跃新. 车屑螺旋状填充质HGMS处理FCC废催化剂,石油化工,1999,28(4):243-246 18.闫光绪,张洪林,耿安朝,蒋林时. 炼油厂脱水浮选渣的综合利用研究,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6,(2):39~44 19.耿安朝,张洪林,闫光绪,蒋林时,宋宏强. 隔油池污泥脱水处理工艺研究,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6,(2):45~48 20.闫光绪,张洪林. 苯乙烯废水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评价及改进研究,化工环保,1996,16(5):263~268 21.张洪林,石油炼厂污水车间浮选渣的处理研究,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7 22.唐玉斌,张洪林,杨翔华,陈芳艳,刘宇. 深化环境工程专业“3+1”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研究,1997,(4):30~34 23.陈芳艳,张洪林(通讯联系人),唐玉斌,赵庆祥. 催化裂化废催化剂对废水中镉的吸附研究,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8,(4):50~53 24.陈芳艳,张洪林(通讯联系人),唐玉斌,蒋林时,赵庆祥. FCC废催化剂对水中铜(Ⅱ)的吸附,中国环境科学,1999,19(2):153~156 25.蒋林时,张洪林(通讯联系人),唐玉斌,韩涛,肖宏. 延迟焦化复合废水处理研究,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9,(3):12~16 26.张洪林,汽油氨洗脱硫醇的研究,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9 27.唐玉斌,陈芳艳,张洪林(通讯联系人). Adsorption of Pb2+,Cu2+ and Zn2+ Ions on to Waste Fluidized Catalytic Cracking(FCC) Catalyst,Adsorption Scicence & Technology,1998,16(8): 28.唐玉斌,陈芳艳,张洪林(通讯联系人). FCC废催化剂对硫化物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8,18(4):1~3,8 29.陈芳艳,唐玉斌,张洪林(通讯联系人). 催化裂化废催化剂吸附废水中镍离子的研究,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8,18(4):12~15 30.唐玉斌,陈芳艳,张洪林(通讯联系人). FCC废催化剂对水中镉(II)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8,18(5):19~23 31.张洪林,蒋林时,顾振楣.催化裂化废水萃取脱酚预处理研究,化工环保,1999,19(6):335~340 32.蒋林时,张洪林(通讯联系人),王祝敏,顾振楣.延迟焦化复合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9,12(4):27~31 33.张洪林,废FCC催化剂对水中铅离子的连续吸附与脱附,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9.(1) 34.张洪林,废FCC催化剂对水中铅离子的连续吸附特性研究,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9.12(1) 35.蒋林时,张洪林(通讯联系人),唐玉斌,炼油厂含锌高浓度氨氮废水汽提性能研究,环境工程,2000,18(1):7~10 36.Zhanghonglin ,Measuring of Catalytic Cracking Catalyst Minitype Reaction Activity by X Radial Diffraction Technique,PITTCON 2000,2000.3 New Orleans 37.蒋林时,张洪林(通讯联系人). 含锌高浓度氨氮废水治理研究,水处理技术,2000,26(2):120~124 38.张洪林,李春富,姚力力,蒋林时,唐晓松. 高温厌氧法处理炼厂浮选渣运行状态研究,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0,13(3):19~22 39.Zhanghonglin ,Study of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for Adsorption of Cd, Ni and Pb(II) onto Waste Fluidized CatalyticCracking Catalyst,IAWQ Critical Technologies to the World in 21st Century,2000.9 Beijing 40.姚炜,张洪林(通讯联系人),孙桂大,蒋林时,马延文.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的进展及其在FCC废催化剂中的应用,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0,20(4):25~30 41.陈芳艳,唐玉斌,张洪林(通讯联系人)(通讯联系人). 废催化裂化催化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试验,水处理技术,2000,26(6):362~366 42.张强,张洪林,蒋林时.在酮苯脱蜡装置上应用助滤剂的研究,炼油设计,2001,31(1):46~48 43.张强,张洪林,助滤剂在石油二厂酮苯脱蜡装置上应用,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0,20(1) 44.张强,张洪林,蒋林时. 复合助滤剂在石油二厂酮苯脱蜡装置上应用,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1,21(2):9~12 45.张强,张洪林,蒋林时. T-12柴油降凝剂的实验研究,辽宁化工,2001,30(5):185~186 46.张强、张洪林,助滤剂在酮苯脱腊装置上应用,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1.01 47.马延文,张洪林(通讯联系人),刘志,蒋林时.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与应用进展,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1,21(4):3~6 48.张洪林,蒋林时,张强. FCC催化剂磁分离及再生回用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2001,30:878~880 49.王东,刘志,马延文,张洪林(通讯联系人). FCC废催化剂对炼油厂生化后废水臭氧氧化催化作用,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1,21(2):45~47 50.王东,张洪林(通讯联系人),蒋林时,姚炜,韩庆莉.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磁分离及再生回用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科学,2001,27(4):18~19,22 51.王战勇,张洪林(通讯联系人),陈珊. 降解聚β-羟基丁酸菌株的诱变育种,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1,21(4):36~39 52.刘志,张洪林(通讯联系人),马延文,蒋林时,董萍. 燃料生物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1,21(4):40~43 53、张洪林,蒋林时,储刚. 不同失活程度催化裂化催化剂晶体结构的研究,石油化工,2001,30:133-135 54、李翔华、张洪林(通讯联系人)、蒋林时 MTBE的降解研究进展,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2,22(3):10-13 55、李春华、张洪林(通讯联系人)、蒋林时 絮凝剂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进展,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2,22(4):9~13 56、李春华、张洪林(通讯联系人)、生物流化床处理废水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环境技术,2002,20(4):27~32 57、蒋林时、张洪林(通讯联系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处理T105污水的研究,水处理技术,2002,28(1):49~51 58、李春华、张洪林(通讯联系人)、邱峰、蒋林时、生物流化床的类型及特点,工业用水与废水,2002,33(6):7-11 59、吕秀荣、邱峰、张洪林(通讯联系人)、磁化技术对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影响的机理研究,上海环境科学,2003,22(2):102-106 60、冯婧微、张洪林(通讯联系人)、蒋林时,1,3-丙二醇合成方法研究,化工科技,2002,10(6),43-47 61、邱峰、蒋林时、张洪林(通讯联系人),聚硅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效果的研究,抚顺石油学院院报,2003,23(1):42-45 62、姜虎生、张洪林、蒋林时,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2003,23(1)11-13

王靖华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河南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水文 水文水资源

单位: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张健飞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天津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张健飞,男,汉族,中共党员,1960年出生于天津市。1986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染整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染整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获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博士学位。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晋升为教授。1989年留校工作后,先后担任纺化系染整教研室副主任,纺织品系副主任,轻化工程系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纺织学院党总支书记等职务。 主要从事纺织品清洁染整加工技术、纺织品功能整理、智能纺织品、生物技术在纺织品加工中的应用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主持和参与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中国纺织总会、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及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多项,其中曾获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科技进步三等奖,获中国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公开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检索9篇;参与编写《智能纺织品设计与应用》、《仙童英汉双解纺织词典(第七版)》、《新英汉纺织词汇》、《纺织产品开发学》、《毛和仿毛产品的染色与印花》等学术专著、词典5部。

张景辉 职称:副高 注册证书(0

天津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天津生态城环保有限公司

张克强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云南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生物工程

单位: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张克强现任资源再生研究室主任、大理试验站站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科院养殖业污染防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工作20多年来,长期致力于农村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针对行业发展存在科技需求,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编写著作5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农业部丰收一等奖1项,天津市人民政府三等奖1项,取得的科研成果在天津、河北、江苏等多地进行了示范推广。 先后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人选(第一层次)。先后获得第十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农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所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2015年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王平义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重庆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水文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王平义,男,汉族,河南周口人,1964年5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6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副校长、党委常委。 1993年6月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水利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6月至1997年9月在重庆交通学院西科所工作,历任副所长、所长兼港航党总支副书记;1997年9月至2006年5月历任重庆交通学院科技处处长、科协常务副主席、研究生部主任(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在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做访问学者);2006年5月至今任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部主任,2009年3月兼任研究生部党总支书记,2011年1月任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协助党委书记、校长负责全校各级各类各层次学生的招生就业、教育管理工作,分管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处、研究生部、校团委、各学生社区、校学生会;联系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长期从事港口及航道工程、航道整治理论及技术、枢纽通航及水工水力学、河流泥沙数学模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先后主持或主研国家、部、省、市等科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出版科技专著4部、交通部标准规范1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20 余篇。是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交通部科技英才、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水利工程教授级咨询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可方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广东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广州大学
张可方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市政工程(硕士生)   研究方向: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基本信息:张可方,女,汉族,黑龙江依兰人,1954年1月生,市政学科学术带头人。   教育背景:1977年8月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给水排水专业。   工作经历:1977年8月-1997年6月在黑龙江省环境科学院工作、高级工程师,1993年评为黑龙江省特殊津贴专家,1997年7月起在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市政工程实验室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市优秀专家。兼任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环境科学协作组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专业委员会专家、广州市环境工程委员会专家。   主讲课程:主讲本科生《水处理实验技术》,研究生《水处理实验理论与技术》,指导过硕士研究生13人,联合指导博士研究生2人。   主要科研成果:多年来主要从事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磷化氢的产生机理与过程控制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污水脱氮除磷处理过程中磷化氢的产生机理与控制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除磷新技术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AO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除磷处理城市污水关键技术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及反硝化除磷耦合协同新技术研究》、部级重点项目《厌氧—好氧处理亚麻沤制废水及回用试验研究》等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在《中国给水排水》、环境工程等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出版专业技术丛书《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小城镇污水厂设计与运行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教材《水处理实验技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主持的科研成果《厌氧—好氧处理亚麻沤制废水及回用试验研究》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序批示生物膜法处理广州地区城市污水理论与应用研究》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参加的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主要教学成果:主持的教学成果《水处理实验技术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获广东省第五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广州大学第一届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主要参加的教学成果《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广州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广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张梁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河北 资源环境

从事专业:环境工程

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在线留言
提交
用户协议

0.0974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