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建筑设计结构
  • 土木建筑工程
  • 建筑基础与施工
  • 建筑材料
  • 交通运输
  •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
  • 电气工程
  • 电子信息
  • 材料科技
  • 仪器设备
  • 农林工程
  • 资源环境
  • 其他
  • 全部
  • 院士
  • 研究员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初级
  • 员级
  • 全部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一级注册建造师
  • 二级注册建造师
  • 一级临时注册建造师
  • 二级临时注册建造师
  • 一级注册建筑师
  • 二级注册建筑师
  • 注册监理工程师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
  •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
  •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
  • 注册化工工程师
  • 注册造价工程师
  • 建筑工程三类人员
  • 责任工程师
  • 责任设计师
  •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
  • 水利工程三类人员
  • 交通运输工程三类人员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 注册城乡规划师
  • 注册测绘师
  •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 施工员
  • 资料员
  • 材料员
  • 劳务员
  • 机械员
  • 安全员
  • 试验员
  • 标准员
  • 测量员
  • 造价员
  • 统计员
  • 预算员
  • 劳资员
  • 质量(检)员
  • 取(送)样员
  • 监理员
  • 见证员
  • 取样员
  • 计划员
  • 一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二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三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四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五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注册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估计师
  • 一级安全评价师
  • 二级安全评价师
  • 三级安全评价师
  • 全部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河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山西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海外
立即查询 清空条件
搜索
查询结果:1890

左江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2

江苏 建筑设计结构

从事专业:结构设计

单位: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左江 教授级高工,董事长,一级注结,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唐伯明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重庆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道路工程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唐伯明,男,汉族,生于1962年10月,江苏东台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 简介 199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专业,1990—1992年同济大学博士后,1992—1995年任同济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1999年任日本国立长冈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04年任重庆市公路局副局长、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4年至今任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全面负责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主管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校学术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现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科协副主席、重庆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 成就和荣誉 长期从事西部山区和三峡库区公路科研、建设和管理工作。主持完成了《国道319线黔彭公路优化设计项目》,荣获国家、交通部优秀质量管理奖,重庆市一等奖。完成的行业攻关项目《水泥砼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荣获2001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并取得发明专利;主持完成的《低造价县乡道路修筑技术研究》、《三峡库区蓄水初期公路灾害防治》等项目,分别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中国公路学会一、二等奖;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写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等3部国家行业标准,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1999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被授予“重庆青年五四奖章”,评为重庆市政府“重大贡献引进人才”、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并记二等功、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2003年,获重庆市最高综合性奖“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5年获“重庆市海外留学人员先进个人”特别奖;2007年获“重庆直辖10年建设功臣”。2008年,被评为“影响重庆三十名经济风云人物”。

唐树名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1

重庆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道路工程

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唐树名 院长助理 1970年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岩土工程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交通部科技英才,重庆市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同时担任中国岩土锚固协会副理事长。 1992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1998年获重庆交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重庆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重庆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直从事公路及市政交通中的高边坡及地质灾害等岩土工程技术,先后主持及参加了12项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3项;主持了近600个边坡及地质灾害工点专项设计及咨询;公开发表科技论文近20篇。

唐重光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1

河南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道桥 路桥工程 公路工程 路桥

单位: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唐重光, 担任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等高管

朱建民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河北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道路桥梁;道路;道路工程;道桥;道桥工程

单位: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朱梦良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湖南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道路;道路材料;建筑工程材料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朱梦良,男, 1963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沅江市。198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获工学硕士学位。88年04月—91年12月,于长沙交通学院土木系任助教;91年12月—96年07月,于长沙交通学院路桥系任讲师;96年07月—2001年7月,于长沙交通学院路桥系任副教授;2001年7月至今,于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任教授。 主要论文: 朱梦良教授现就职于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与结构及其他道路新材料研究,已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30多篇,主要有:“SBS改性沥青及SMA混合料的应用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01-1)、“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 集 料级配优化”(《中国公路学报》2001-2)、“AK-16抗滑表层的矿料级配优化”(《中国公路学报》2003-1)、 “改性沥青AK16混合料的碾压有效时间控制”(《公路交通科技》2003-4)、“高温储存时改性沥青的性能衰变”(《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2)等。发表有《材料引起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析与防治》专著。 重要技术咨询项: 朱梦良教授主持和参加省级、厅级科研课题和重要技术咨询项目近 10项,其中“早强混凝土路面应用技术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抗裂(收缩)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及雨季施工技术研究”获湖南省科委自然基金优秀级;“湖南高等级公路路面材料与结构研究” 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临(湘) -长(沙)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应用技术研究” 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SBS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获湖南省交通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主持已完成的项目有“河南驻信高速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研究”、“沥青玛蹄脂碎石( SMA )路面的应用技术研究”、“山西省高速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研究”、“江南湿热多雨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及水损害防治技术研究”、“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在江西高速公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研究”、“许平南高速公路沥青碎石基层材料与施工工艺研究”等,在研项目有:“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及应用技术”、“沥青路面抗裂防水技术研究”等。多次主持和参加公路工程建设咨询和施工技术指导及施工监理工作, 2000-2003年期间任河南驻马店-信阳高速公路、湖南临湘-长沙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顾问,厦门海沧大桥钢桥面沥青路面铺装工程驻地副高监。朱梦良教授在沥青路面施工、水泥路面施工等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施工经验。从1997年起,主要从事改性沥青、SMA混合料路面、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薄层罩面技术、柔性基层等新技术研究。1988~2005年获得科研经费累计达300多万元。 指导学生: 朱梦良教授从 1998年起,指导道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名,其中已毕业的研究生12名,在读研究生8名。

郑敏升 职称:副高 注册证书(0

福建 建筑材料

从事专业:建筑材料

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郑敏升,1966年生,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授级高工。现任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福建建工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质量负责人;国家实验室技术评审员、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评审员;中国土木建筑学会建材分会理事、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建材分会秘书长、福建省建筑业协会砼分会副秘书长。 该同志长期坚持在科技工作第一线,针对省内工程建设中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积极研发新材料、新技术。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生态混凝土等技术领域共获得5项省部级科技二、三等奖,是福建省混凝土技术学科带头人,培养了大批青年科技学术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省重点科研项目《绿色生态砼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获得2013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研究以建筑垃圾生成的再生骨料和工业废料为主要原材料配制植生混凝土,并成功应用于多个工程项目,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主要完成人的省重点科研项目《现代高强度等级砼工程技术》、《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分别获得2003年、2012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预拌砼生产施工技术规程》、《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高性能环保型透水性砼路面砖》等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对预拌混凝土、水泥土等材料的生产和施工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新材料、新技术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以及工程质量的保证有重大意义,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周卫峰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天津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道路工程

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周卫峰天津市模范集体滨海分院院长,先后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市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周志祥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重庆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桥梁 桥梁工程 房屋建筑 水利工程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周志祥(1958.4.11-),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交通运输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第一层次人选,重庆市桥梁与隧道学科学术带头人,山区桥梁与隧道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全国土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党总支书记。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著100余篇部,获得发明专利十余项;主研完成“大中型桥梁检测、维护、加固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横张预应力砼梁工艺及性能试验研究”,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桥梁结构损伤机理与神经网路”,获得2008年度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2000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共9项;在“桥梁结构行为与新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获“全国交通系统青年科技英才”等多种荣誉称号。 周志祥教授长期从事桥梁及结构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提出并主持研发了预弯预应力钢筋砼桥梁、横张预应力砼桥梁、钢箱-砼组合拱桥、砼桥梁裂缝仿生监测系统、山区悬挑结构复合道路、钢箱-砼组合连续刚构桥、装配式钢桁-砼组合连续刚构桥等新技术;发表论著100余篇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发明专利26项。 研究方向:组合结构桥梁;桥梁加固方法;桥梁安全检(监)测方法。 兼任职务: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理事; 全国土木工程学科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桥梁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公路学会理事; 重庆市道路桥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三届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 重庆大学兼职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全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专家组成员; 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会员; 重庆市“桥梁及结构工程”教授级咨询专家; 个人简历: 1976.6~1978.9 四川遂宁永宁公社下乡知青; 1978.9~1982.7 重庆建筑大学道桥系本科生; 1982.7~1985.9 重庆交通学院道桥系助教; 1985.9~1988.1 重庆交通学院结构系硕士研究生; 1988.1~1991.2 重庆交通学院教师,1988.9 晋升为讲师,1997.11 破格晋升正教授; 1991.3~1998.7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4.3~2003.10 重庆交通学院桥梁系任教,先后担任桥梁系副主任、主任职务; 2003.11~2011.3 重庆交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处长; 2011.4~今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党总支书记。 荣誉称号; 1992年 获得“重庆市优秀青年教师”; 1992年 《中国交通报》陆续专栏刊登交通部100名“科技英才”之一; 1998年 第二届“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奖”; 1999年 获得“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0年 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0~2001年度全国交通系统青年科技英才; 2002年 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 2004年 荣获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2004年 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5年 重庆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6年 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 2008年 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学术研究: 代表性研究成果 1、作为交通部重大科技项目“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主研人员,提出并主持研究“混凝土桥梁裂缝仿生监测系统”,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九) 2、提出并研制成功“横张预应力砼梁施工方法”,获得发明专利,主持国家科委下达95年国家级地方重点攻关计划(95-5A-03)“横张预应力砼梁工艺及性能试验研究”,成果应用于渝长高速公路红槽房大桥等七座桥梁,2000年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主持编写了《横张预应力砼桥梁设计施工指南》并由人民交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3、作为交通部科技项目“混凝土桥梁工程控制、抗震能力和承载力测评方法研究”主研人员,对桥梁远程健康监测及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了探索,并成功应用于红槽房大桥为期三年的长期健康监测中,获得2005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 4、提出并主持完成“横张预应力砼连续梁桥研究”,指导建成首座横张预应力砼连续梁桥---渝黔高速公路童家院子立交桥,获得2003年重庆市技术发明三等奖(排名第一); 5、作为国家科技攻关引导项目(2002AB105C)“安全评价体系研究大型桥梁安全远程实时监测成套技术开发示范”的桥梁安全评价分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有关研究工作,获得2006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 6、主持完成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2003CCA01500)“大跨径拱桥地震反应特性与减震控制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168)“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地震反应半主动智能控制原理研究”, 提出“可用于砼拱桥减震控制的承压智能塑性铰”等3项发明专利,率先对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地震反应特性与减震控制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获得2007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 7、主持完成重庆市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桥梁结构损伤机理与神经网络探索”,提出并研制成功“一种用于结构损伤监测的网络传感系统”,成果经专家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现已成功应用于渝-黔高速公路太平庄大桥等5桥梁的长期健康监测中,获得2008年度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指导本科生完成“交大康桥公司创业计划”获得2006年中国大学生“挑战杯”金奖(重庆赛区唯一), 8、主持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钢-砼组合拱桥竖转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006 318 814 48),提出并主持研制成功“由立柱竖转形成的八字形拱桥的施工方法”,继后提出并主持研究成功“钢箱-砼组合拱桥”,已成功应用于重庆万盛藻渡大桥等四座桥梁,并取得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9、作为重庆市重大攻关计划“大中型桥梁加固、修复、处治系列新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的主研人员,提出并研究了横张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桥梁结构,获得2008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10、作为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山区道路悬挑结构建设技术研究”(2007 318 00017)的技术负责人,提出并主持研究了“适于陡峻山区的整体式悬挑结构复合道路的修筑方法”和“快速装配式悬挑结构的山区临时道路”多种适于山区道路的建设改造技术,已在西藏、四川、云南等地道路建设中成功应用,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代表性论著: 1、Zhou, Zhixiang; Li, Fang; Imbsen, Roy A., Introduction of the Lateral Posttension Method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13 (6): 611-622 NOV-DEC 2008 (SCI检索) 2、Zhixiang, Zhou; Fang, Li; Awang, Qujue , Laterally cantilevered space frame for the roadway widening in steep-sloped mountainous areas,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ABSE), v 18, n 3, August, 2008, p 254-258(EI检索EI 083411473327) 3、Zhou, Zhixiang,Zhang Benniu, etc.,Smart film for crack moenitoring of concrete bridges,Structural health mornitoring online first, Published on june 14, 2010 as doi:10.1177/1475921710373288 4、The Method and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ly 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ABSE) Feb. 2004(EI检索) 5、Zhixiang ZHOU,Fengqing HAN,An iterative modified kernel based on trining data, Appl1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Appl1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pp121-128 Vol. 30 No.1 Jan.2009(SCI检索) 6、Zhixiang Zhou, Fang Li and, Roy Imbsen,Vertical erection method of a chorded arch bridge,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ABSE), , v 19, n 2, May, 2009pp142-148(EI检索) 7、周志祥,《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新技术探索与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1月 8、周志祥等12人,《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10月 9、周志祥主编,《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11月 10、周志祥主审《桥梁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1月[2] 已授权发明专利: 1、2000.11.29 “横张预应力砼梁施工方法” 发明专利证书(ZL 95 1 11489.1) 2、2003.10.15 “由立柱竖转形成的八字形拱桥的施工方法”发明专利证书(ZL 00130630.8) 3、2005.1.19 “一种简易智能吊运装置” 发明专利证书:ZL01 1 01411.3 4、2009.10.28 “一种竖转钢-混凝土组合拱桥”发明专利证书:ZL200710048919.8 5、2010.6.9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后期挠度调控的体外横张预应力装置” 发明专利证书:ZL200810069210.0; 6、2011.3.16 “结构裂缝仿生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发明专利证书:ZL200810069808.X 7、2010.10.20 “混凝土箱梁桥拓宽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专利证书:ZL200810233107.5 8、2010.08.11 “拱合拢用引导纠偏装置” 发明专利证书:ZL200810233110.7 9、2010.6.16 “钢箱-砼组合箱板拱构造及施工方法” 发明专利证书:ZL200810237226.8 10、2010.12.01 “预应力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横向张拉方法” 发明专利证书:ZL200910103192.8 11、2010.12.01 “预应力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柱的横向张拉方法” 发明专利证书:ZL200910103191.3, 12、2011.02.02 “索轮移动式结构健康视频监测系统” 发明专利证书:ZL200810070126.0 13、2011.02.16 “快速装配式悬挑结构的山区临时道路” 发明专利证书:ZL200910104546.0, 14、2010.12.22 “适于陡峻山区的整体式悬挑结构复合道路的修筑方法” 发明专利证书:ZL 2008 1 0069211.5 省部级以上科技获奖: 1、1999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横张预应力砼梁工艺及性能试验研究” (排名第一); 2、1996年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预弯预应力钢筋砼梁可行性研究”(排名第一); 3、2004年重庆市技术发明三等奖“横张预应力砼连续梁桥研究” (排名第一) 4、2005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混凝土桥梁工程控制、抗震能力和承载力测评方法研究” (排名第七) 5、2006年度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桥梁安全远程智能集群监测系统” (排名第七) 6、2007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大跨径拱桥地震反应特性与减震控制研究” (排名第一) 7、2008年度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桥梁结构损伤机理与神经网络” (排名第一) 8、2008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中型桥梁加固、修复、处治系列新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 (排名第三) 9、2009年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悬挑结构在山区道路加宽中的应用研究” (排名第二) 10、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排名第九) 11、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区拱桥建设维护新技术研发及应用”(排名第二)

杨伟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重庆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地灾 勘察

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杨伟,70年出生,大学本科,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道路与岩土工程院技术质量部主任。 职称:岩土工程正高级工程师; 重庆市交通局、重庆市公路局、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擅长领域:路基及地质灾害的勘察设计,有25年工作经验。
在线留言
提交
用户协议

0.0907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