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建筑设计结构
  • 土木建筑工程
  • 建筑基础与施工
  • 建筑材料
  • 交通运输
  •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
  • 电气工程
  • 电子信息
  • 材料科技
  • 仪器设备
  • 农林工程
  • 资源环境
  • 其他
  • 全部
  • 院士
  • 研究员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初级
  • 员级
  • 全部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一级注册建造师
  • 二级注册建造师
  • 一级临时注册建造师
  • 二级临时注册建造师
  • 一级注册建筑师
  • 二级注册建筑师
  • 注册监理工程师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
  •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
  •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
  • 注册化工工程师
  • 注册造价工程师
  • 建筑工程三类人员
  • 责任工程师
  • 责任设计师
  •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
  • 水利工程三类人员
  • 交通运输工程三类人员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 注册城乡规划师
  • 注册测绘师
  •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 施工员
  • 资料员
  • 材料员
  • 劳务员
  • 机械员
  • 安全员
  • 试验员
  • 标准员
  • 测量员
  • 造价员
  • 统计员
  • 预算员
  • 劳资员
  • 质量(检)员
  • 取(送)样员
  • 监理员
  • 见证员
  • 取样员
  • 计划员
  • 一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二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三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四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五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 注册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估计师
  • 一级安全评价师
  • 二级安全评价师
  • 三级安全评价师
  • 全部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河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山西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海外
立即查询 清空条件
搜索
查询结果:1890

杨淮 职称:副高 注册证书(0

江苏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水利工程管理

单位:江苏省河道管理局
杨淮江苏省河道管理局副局长,江苏省水利安全生产专家库专家。

杨惠林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甘肃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隧道设计与施工

单位: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杨惠林,男,汉族,1962年2月出生,陕西洋县人,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2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助理工程师、副主任、主任、董事长,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处长,现任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 1982年毕业于长安大学(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桥梁工程专业(本科) 1995年毕业于四川联合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后任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副院长。 1995年后长安大学毕业于道路与铁道工程博士研究生 1982年8月-1983年8月参加交通部《小流域暴雨洪水流量研究》,独立完成雨量分析和程序设计; 1984年4月-1985年4月参加武都地区文县关头坝双链加劲梁吊桥的勘测和设计工作,并绘制部分图纸; 1997年1月至今,负责院电算、桥梁、隧道、科研及监理事务所等工作。 先后于1991年被评为全省公路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 1996年被授予全省交通系统“优秀科技人员”荣誉称号, 1997年被评为“甘肃省百优青年”,同年荣获“甘肃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98年任甘肃省第七届青年联合会委员。曾担任过甘肃省公路学会会员,甘肃省测绘学会会员和甘肃省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协会副主任委员。 2000年任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参与编著出版的书籍:1.《计算机绘图与开发教程》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设计》

杨军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江苏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道路工程

单位:东南大学
杨军,江苏扬州人,1968年9月生,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公路学会会员。1996年获得公路城市道路与机场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3月至2002年8月底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道路所从事钢桥面铺装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及低温疲劳性能研究。从事路面新材料新工艺研究.。 个人经历:   1999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4年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2004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 2008年6月至8月在欧洲校际微电子中心(IMEC)进修系统芯片SoC设计。 目前是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ASIC工程中心SoC研发部的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主持了多项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研究领域:   作为ASIC工程中心SoC研发部的负责人,在SoC系统芯片设计、GPS基带、可重构处理器等领域从事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   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项目,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个人移动信息终端SoC芯片研发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oC存储子系统高层建模与存储器内存布局优化》,国家863重点项目《面向移动通信终端应用的可重构媒体处理器SoC芯片设计和实现》。获奖情况:“集成电路可测性设计软件系统”获2003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获2004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10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十多项。 所获荣誉 近年来获得的奖励: 土工格栅改善路面结构和处治路面病害的应用研究,杨军,河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996,7 东南大学教学工作优秀三等奖,杨军,1996,9 土工格栅改善路面结构和处治路面病害的应用研究,杨军,河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997,11 东南大学教学工作优秀二等奖,杨军,1998,9 东南大学优秀教师,杨军,1998,9 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杨军,1998,9 东南大学教学工作优秀一等奖,杨军,1999,9 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杨军, 1999.9 东南大学华为奖学金,杨军,2000,6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技术及应用,杨军,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02,3(第四完成人)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试验研究,杨军,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6,12 林同炎奖励基金,杨军,2007,6

杨玲霞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河南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水工 水力学 水利工程

单位:郑州大学
现任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郑州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水力学、流体力学、工程水力学等课程的教学、指导研究生和科研工作。共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承担和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近3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主编和合编出版本科生教材5部;独著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河南省赵春娥式女职工、郑州市“十大优秀女性”等荣誉。1995年9月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并得到组委会嘉奖。自1997年5月担任水环学院副院长以来,先后分管技术开发、教学管理、研究生管理、学科学位点建设和科研管理等工作。

杨启贵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湖北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水工结构

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长江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院党委委员,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男,1964年1月生,湖北宜都人,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程硕士,教授级高工。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工建筑专业学习,1983年8月至1996年8月在长江设计院枢纽设计处工作,历任基础设计室副主任、主任,1996年8月至1998年6月任长江设计院设总,1998年7月至2002年6月任长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2002年7月任长江设计院总工程师、院党委委员,2013年9月任长江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院党委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水利青年科技英才、湖北省劳动模范、水利部首批5151人才工程部级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8年获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优秀设计总工程师称号,2011年5月被授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

杨少华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浙江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道路工程

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杨少华,1952年生,中共党员,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中国公路学会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委员会委员及部、省设计、施工招投标评标专家库成员、浙江省交通系统“283”拔尖人才。从事公路工程设计、科研工作32年,主持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有三十余项,其中负责的沪杭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获2002年钱江杯三等奖;担任杭宁高速公路湖州段的设计项目负责人,该项目设计获2003年钱江杯一等奖;主持乍嘉苏高速公路浙江段的路基路面设计,该工程设计获2004年钱江杯一等奖及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 在科研方面,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有二十余项,其中参加的“EPS轻质路堤研究”课题获2003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水泥搅拌桩加固沪杭高速公路(嘉兴段)桥头软土地基试验研究”为九·五期间部行业联合攻关项目,获2003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参加的“EPS轻质路堤在高速公路的应用”课题获2004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参加的“公路边坡设计方法及锚固支护技术研究” 获2004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主持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研究”课题获2005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持的“深厚软基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获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参加的“破碎岩质边坡锚固技术研究”课题获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的“人造轻质土路堤试验研究”课题获2008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的“公路路堑边坡桩锚设计一体化研究”课题获2009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参加的“高速公路边坡稳定评价与安全监控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获2009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杨树森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天津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港口工程

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教授级高工,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生兼职导师。现任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建设专家,天津市港口工程建设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港口航道工程科学,主要完成多项重大项目研究,其中国家重点攻关项目2项,交通部重点项目3项。特别是主持完成广州港伶仃洋出海航道选线研究;广州港南沙港区选址研究;港珠澳大桥选线研究;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实施方案研究;辐射沙州建港关键技术研究;福建兴化湾港口岸线资源关键技术研究;湛江港30万吨航道选线及工程泥沙研究;巴基斯坦瓜达尔深水港建港技术研究;马来西亚河口整治工程方案研究;斯里兰卡动力地貌及海岸演变规律研究;伊朗北帕斯30万吨油码头选址及工程方案研究等多项重大项目,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有重要突破,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为中国港口技术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出版专著2本,发表论文40余篇,培养硕士4名,获天津市和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航海科技一、二等奖4项,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中外科技信息杂志社和水运工程等刊物优秀论文一、二等奖5篇。

杨卫中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贵州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水工

单位: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杨毅文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江苏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道桥

单位: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杨毅文,2014年被任命为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省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工程二处副处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姚祖康 职称:正高 注册证书(0

上海 土木建筑工程

从事专业:道路工程

单位:同济大学
姚祖康,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混凝土路面结构,解决了路面力学分析、温度应力计算问题。编有《路基工程》、《道路路面工程》。 浙江余杭人。出生于1934年七月,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同济大学铁路、道路及隧道系研究生毕业。历任同济大学讲师、教授、道路与交通工程系主任、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所长。专于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教育履历: 1951年9月至1954年8月求学于北京清华大学土木系 1955年8月上海同济大学道路与桥梁系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本科毕业 1959年8月同济大学铁路、道路及桥隧系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研究生毕业 工作履历: 1959年9月起任教于同济大学 1986年6月起任教授,同年8月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5年10月至1993年1月任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所长 1984年8月至1985年8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土木系任访问学者 成果获奖情况: 1、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方法和参数研究(获1987年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集装箱堆场水泥混凝土铺面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3、高等级重交通道路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研究(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4、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对策及修筑技术研究(获1993年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5、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评价养护系统(获1992年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6、北京市路面养护决策支持系统(获199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7、广东省干线公路路面管理系统研究(获199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获1993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9、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靠性研究(《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2002年度二等奖); 1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012-94)(获1996年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1、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和方法(获2000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12、外环线前期工作关键技术(获199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3、砂石路面评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获199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4、上海市路面-桥梁管理系统(获199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5、山西省特重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合理结构的研究(获2002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线留言
提交
用户协议

0.101570s